第一百零二篇 帐幕的门帘(二)

Exo-102.mp3

读经:出埃及记二十六章三十六至三十七节;三十六章三十七至三十八节;四十章五节,二十八节。

我们已经看过帐幕里面有两层幔子,一层叫作幔子,另一层叫作帘子。我们一定要祷告,求主使我们对幔子和帘子有属灵的领会,因为它们蕴含着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。它们指出借着基督包罗万有的死,基督已经成为入口,让神的选民能够进入对神的享受里。

九 一个享受的地方

帐幕表征神的居所。可是我们只看见帐幕是神的居所,我们的领会还很肤浅。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居所不光是居住的地方,也是享受的地方。你的家不仅是你居住的地方,也是你享受的地方。实际上,人活着若是没有享受的话,就是慢慢让死来消磨。人所以会自杀就是因为他们感觉活得没有意义、没有享受。神的居所乃是祂的子民享受祂的地方。我们也可以说,这是神的选民完满享受神自己的地方。这样的看见是非常要紧的。

十 享受神的入口

幔子与帘子,表征基督人性的两方面。借着包罗万有的死,这位基督已经成为入口,让人可以享受神。两层幔子表征独一的基督,以及基督包罗万有的死。基督死了,好借着祂所受神的审判,除去我们的罪。支撑帘子的柱子下面带卯的铜座所表示的,就是这个审判。基督代替我们受了神彻底的审判,当然,基督在祂自己里面一点不需要受神的审判。祂于神、于人面面得当,祂从来没有作过什么事是该受神审判的。可是祂却因着我们的罪,受了神的审判,祂为我们的罪死了。祂所经过的审判,已经成为带卯的铜座,作了我们站立的根基。这就是说,我们能站立在基督为我们所受的审判之上。这也就是保罗所传福音的第一面。他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三节说:“因为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首要的事,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,为我们的罪死了。”因此,我们看见,保罗所传的福音,第一点就是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。

在哥林多后书里,保罗就更深入了,我们可以说哥林多前书一部分在外院子里,一部分在圣所里。可是,哥林多后书却是在至圣所里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五章十四节说,基督替众人死。祂不光为我们的罪死,祂更替我们死。祂死了,我们也与祂同钉死了,因此祂的钉死包括了所有的信徒。为这缘故,保罗下结论说:因为一人既替众人死,众人就都死了。这不是福音的第一项,不像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这么外面,基督替众人死乃是一件里面的事。这里,外面的事带我们进入圣所,但里面的事却带我们进入至圣所。

我们把哥林多后书和前书比较,就发现林前说到的生活,一部分在外院子,另一部分在圣所里;而林后却是启示在至圣所里的生活,经过裂开幔子的生活。哥林多后书是一卷论至圣所里生活的书信;这种生活乃是借着钉十字架而复活的生活。使徒们是新约的执事,他们过着钉十字架的生活,彰显复活的生命。因此,他们能够进入至圣所,因为他们已经通过两层幔子,就是帘子与幔子。这就是说,他们已经通过了神为着他们的罪而临到基督的审判;也借着基督的死,经过了肉体钉十字架的过程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四章十一和十二节说:“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,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,使耶稣的生,在我们这必死的肉体上显明出来。这样看来,死是在我们里面发动,生却在你们里面发动。”(直译)。保罗天天被交于死地,使复活的生命能够在他身上显明出来。这表示他已通过了裂开的幔子,天天在至圣所里生活。

十一 基督是帘子

基督的人性有一面就是由帘子来表征的。四福音书中,这个人位所显示、描绘并说明的人性,乃是一个帘子。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读福音书,就会看见,基督是帘子,不让所有消极的事物接近神的居所。四福音中所描述基督的生活,就是这样的一幅帘子。所有消极的事物、消极的人都隔离在外面。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,都被耶稣基督这个人阻挡在外面。因为主耶稣是帘子,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不能进入对神的享受中。

每逢罪人接触到主耶稣完美的人性时,他不是被摒除在外,就是被折服而信服了基督。罪人如果相信祂,帘子马上就成了入口,使他能够进入圣所,开始在基督里享受神,并享受基督所是的丰富。在圣所里,这样一个蒙救赎的罪人可以享受基督作生命的供应、光照,并且蒙神的悦纳。这不光是道理,更是我们经历的说明。从经历中我们知道,蒙救赎的罪人可以通过这个帘子,进入圣所里,享受神在基督里的一切丰富

十二 把肉体钉在十字架上

信徒在圣所里享受丰富一段时间之后,就慢慢开始领会幔子后面有更深、更丰富、更高的东西。他也晓得,堕落的性情——肉体,就是一层阻隔、一层幔子。他虽然丰富地享受了主,可是现在他知道,因着这层幔子的阻隔,他还不能摸着更丰富的东西。最终,他看见了,圣经里面基督的死不光对付他的罪,还对付他的肉体。主的死已经把肉体裂开、撕裂了。自然而然,这样一位信徒就能借着内住的灵把他的肉体钉在十字架上;也就是说,把他堕落的性情治死。此外,那灵还安排了许多环境,把他置于死地。这样,他就有通过裂开幔子的经历。一首诗歌的副歌说:

阿利路亚!

阿利路亚!

裂开幔子我已过,

这里荣耀不败落。

(诗歌第四一六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