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与启示_03A.mp4
历史与启示03A.mp3
历史与启示_03B.mp4
历史与启示03B.mp3
本篇信息我们要从四个问题,来看主恢复在中国的进展。第一个问题是,历代主恢复的重点是什么?第二个问题是,在主恢复里有些什么小点?我们说过,恢复就是修补,但在修补的过程中,往往轻重不分,太过注意小点,而忽略了重点,以致发生难处。所以我们要来看,什么是重点,什么是小点。
第三个问题是,到底圣经完整的启示,是以什么为中心?保罗的职事就是完成神的启示,也就是完成神的话语;这个完成的重点,完成的内涵是什么?第四个问题是,主在我们中间,从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二年,这头一个十年的恢复里,所发生的难处何在?现在,我们要一一来看这四个问题。
历代主恢复的重点与小点
首先,我们来看第一、二个问题。主历代的恢复所注意的重点,不外乎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两千年来有许多的恢复,包括路德、士文克斐尔等人所带进的恢复,这些恢复的重点,都在于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至于什么是小点呢?小点就如受浸、擘饼等类的事。因着人太过于注重小点,就产生了许多争论。比方,受浸是用热水或冷水?是用淡水或咸水?是到有水的地方就可以,或是一定要到约但河?是用洗澡缸或是一定要用受浸池?又如擘饼,是在上午还是晚上?是用面包还是用无酵饼?是天天有,还是一年分四季,或是一个月一次,或是每主日一次?这都是有可争论的,并且个个都有理。
西元一千六百多年的时候,有一班追求真理的人,看见受浸是要浸到水里,他们就为这个真理殉道,并且成立了浸信会,以这个看见为他们立会的根基。这就是保罗所说的,在那已经立定的根基,就是耶稣基督之外,再立别的根基(林前三11)。他们不在耶稣基督这根基上建立召会,反而在他们所看见的一条小真理上创立他们的会。不错,受浸是个真理,但这不是中心的真理,这只是一个小点。主所注意、所在意的,乃是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
保罗完成职事的重点
第三个问题,圣经完整的启示是以什么为重点?保罗完成的职事里有什么要点?答案也是这四项: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保罗说,“基督差遣我,原不是为施浸,乃是为传福音。”(林前一17)。又说,“我曾定了主意,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,只知道耶稣基督,并这位钉十字架的。”(二2)。保罗的意思是:“我没有注重传浸礼,也没有注重给人施浸,我到你们中间去,只知道基督,并祂钉十字架;这个十字架的道,乃是神的大能。”我们若去读哥林多前书,仅仅头八章,就能叫我们看见,保罗在那里着重的说到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。其中说到灵,是包括神的灵与人的灵。可惜,一百个基督徒读哥林多前书,不一定有一个看见基督,看见神的灵与人的灵,看见生命,或看见召会。那么,他们看见什么?他们大多只看见一些小点,并且为那些小点争论不休。
召会历史上忽略重点的例子
另一面,在基督教里还有一班信徒,把每件事都属灵化。他们认为属灵的事在乎灵,不在乎这些物质的东西。擘饼时用有酵的面包切成一块块固然不对,但即使是天天吃无酵饼,而不属灵,却有什么用?记念主不在乎吃饼,而是在乎活出祂的生命;记念主是在乎效法祂的死,模成祂死的形状,这才是真正的记念主。他们把擘饼灵然化,认为除了属灵,一切都无意义。
灵然化得最厉害的,是宾路易师母(Mrs. Jessie Penn-Lewis),她反对有形的擘饼、有形的受浸。她认为,不仅滴水不够,就是浸水也没用;一个人跳到水里去一百次,有什么用呢?真正的受浸乃是与基督同死,与基督同葬,与基督同复活;这样活在基督的死与复活里,天天都在那里实行受浸,才是真正的受浸。信徒擘饼,那不过是物质的东西,有什么用呢?信徒把基督活出来,真正在那里展览基督的死,那才是真正的擘饼。
当时,宾路易师母有一位年轻的同工,就是史百克(T. Austin-Sparks)弟兄。以后他来台湾时,清清楚楚告诉我,他离开宾路易师母,有两个原因。一个原因是,宾路易师母太把主的桌子和受浸的事灵然化了;他不赞成。另一个原因,他认为无论如何,宾路易师母总是个姊妹,在那里作头,他也有点不赞同。他离开之后,自己设立聚会;他的擘饼聚会实在是形式上加形式。我曾在他那里作客四周,最少参加了三次擘饼聚会。只见前面一张桌子,他站在那里,从头站到尾,喊诗、祷告、读经、讲道,都是他指挥,也都是他作。作久了,大家都知道他的作法。分饼、吃饼、分杯、喝杯,都有一定的程序。分饼有七个梯次,分杯也有七个梯次;等到饼传了,杯也递了,他再讲一点话。以后他就说,“现在是大家自由敬拜的时间。”这时才有一些人开口祷告,约有十分钟。然后他又宣告说,“自由敬拜的时间结束。”这时大家都不能祷告,只等他再来讲一点话。谁也没有想到,史百克这样一个属灵的职事,竟然这么在意形式。
这就给我们看见,宾路易师母讲关乎基督的死,实在是在主的恢复里;史百克弟兄讲关乎基督的复活,也实在是在主的恢复里。他们的确是对的,是在基督、灵、生命和召会这四个重点之内;然而,令人觉得叹息的是,在他们所注重的真理里,夹杂了一些如同汗毛、眉毛、鼻毛、头发等细小的东西。
一九五五年,史百克弟兄头一次应邀到我们中间来,先在香港讲道,然后到台湾,其间差不多都是我替他作翻译。那时,他所讲的实在是恢复的道,没有任何的夹杂;我们众人都非常得供应。可惜,一九五七年他第二次来时,却把“眉毛、鼻毛、汗毛”都带来了。有一天,在台北工人之家的饭厅里,有一百多位同工和他有自由的交通。其中一位问他说,“史弟兄,您这是第二次来,您对我们这里的工作有什么话说?”他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,他头一次来就看见一些事,他很不以为然,不过他觉得不要太快说话,这次再有这么一个机会,他就要说了。
首先,他说,“你们中间那些在军队服务的弟兄,为什么聚会一结束,还没有走出会所,就把军帽戴上去了?”在座的一位弟兄好意的解释说,我们这里的风俗是这样,军人在任何地方都不能脱帽,不过他们来聚会,当聚会一开始,要祷告、读经时,他们就照着林前十一章四节,“凡男人祷告,或是申言,若蒙着头,就羞辱自己的头”这话,把军帽脱下来。等到聚会一结束,他们就把帽子戴上去,不管在外面或屋里都一样。